首页 项目介绍成长法保项目进展找到幸福的支点|湖南走访
找到幸福的支点|湖南走访
2022-06-24

成长法保2022春季学期即将结束,项目组到湖南两地5校进行了走访调研,法保课堂四个月的陪伴对学生及老师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呢?这一期一起来看看师生的故事。


1662513896593312.jpg

2022年春季法保课堂


法保课堂里的小故事


六一节前夕,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镇的走马街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正兴致勃勃地上着一节特殊的活动课。老师在黑板上花了一个大大的耳朵,写着“认真倾听”四个字。这节课,是“成长法保”模块课程《冲突处理与积极沟通》的第一节,老师通过课堂上的一个个小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及学会倾听。倾听是尊重的开始,也为良好的同伴关系搭建沟通的桥梁。许多乡村儿童在社会情感能力上缺乏引导,平时不愿或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绪,当误会产生时更多用消极的方式发泄。这正是《冲突处理与积极沟通》模块课期望解决的问题。

本学期也是法保模块课程正式运营的第一个学期,从《情绪管理》到《友善关系》,从《冲突处理与积极沟通》到《规则与集体适应》,从《团队合作》到《法治与安全》,法保课陪伴老师和学生对社会情感学习、规则与安全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课堂上有些孩子不太敢找别人去介绍自己,但有几个胆子大的男孩子特别主动,挨个去问别人,有没有一样的,可以互签。他们让我突然意识到,有时候想要让孩子们交朋友,并不需要去强求,总会有不同的孩子存在的,他们可以有任何样子,而且他们一定会有一个朋友为他们而来。

——福建陈老师


1662513956352727.jpg

走访过程中的法保课堂


老师们的“建班之宝”


“我觉得成长法保课特别好,我们这些乡村学校留守率特别高,留守儿童往往非常自卑,心理健康课和安全教育课,经常也不知道怎么上,有了你们这个课,很多内容都帮我们解决了。”

 

“我把法保课的东西都锁在柜子里头,就怕学生搞不见了,这些东西太有用了,一定不能丢。我现在尝试把这些道具用在我的语文课里,希望学生能像喜欢法保课一样喜欢我的语文课。”

 

从老师们真切的反馈中可以看出,法保课让老师们找到了一个好抓手,更自如地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法治素养课程。“成长法保”课的教具结合乡村场景做了精心的设计,用教具丰富教学体验,用画布展现学习成果,且可以循环、复印反复使用。“成长法保”系列课程落地的一年半里,已经在全国多地播下了爱的种子,在走访过程中,多所学校的校长与授课老师表示希望能够全面铺开,成为一门校本课程。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全情参与了项目的教师一致认为,这门课程不仅能解决学生日后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侧面驱动学生成绩发展。这也与国内外其他SEL项目评估结果一致——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与学科的学习成绩是成正相关的。“成长法保”系列课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还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和公民的法治素养。


1662514007288753.jpg

法保课上全情投入的同学们


留守儿童的“老师妈妈”


2012年,蔺兀老师调入临武县香花镇中心小学任教。全校402名学生中,有243名留守儿童,超过了60%。看到这些孩子,从小由奶奶拉扯大的蔺老师感同身受,她主动承担了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员的重担。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蔺兀还考取了国家级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专长,结合成长法保课程,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进行团体辅导。在临武从教的11年时间里,蔺老师用爱呵护着每一位留守儿童,也被学生们亲切地唤作“蔺妈妈”。

 

刚参加工作时,没经验,会在班上对学生的错误指名道姓地批评,以为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彻底不再犯错误。后来发现,这样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将事情渲染过大,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知不觉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开始把学生叫到办公室个别谈话,对学生采用了细雨润物的温和方式进行教育,学生更容易改变自己和接受老师。除了批评,平时在关爱学生时有些情况我也是叫到办公室,比如学生冬天衣服穿得少,没穿袜子等情况,我给他们买了穿的,都是到办公室给,不会在班上去说孩子的家庭情况。慢慢地也越来越受学生喜欢,现在孩子们亲切叫我“蔺妈妈”。

 

——蔺老师对《正面管教》一书的读后感

1662514098511973.jpg

法保课上的蔺老师


幸福的支点

 

这次走访,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乡村小学的教师与学生。在跟老师和同学们访谈过程中(受访教师与学生均有随机抽选,具有一定不同群体的代表性)发现,无论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还是“捣蛋鬼”以及辛劳的老师们,普遍都能在这里中找到幸福感,都喜爱着所在的学校和人。这也是法保项目所期望的校园模样,共同营造友善的校园文化,爱多一点,暴力和伤害就能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