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介绍成长法保项目进展走访手记丨遇见眼中有光的少年守护人
走访手记丨遇见眼中有光的少年守护人
2024-03-29

      成长法保项目一直致力于将社会情感学习和儿童法治素养教育结合,引领乡村儿童开启一段奇妙的“情-理-法”之旅,让孩子们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明白规则、公平和正义的力量。2024年3月,项目组工作人员前往成长法保开课已久的武都区坪垭中心小学和即将区域开课的旺苍县进行实地走访,让我们跟随项目组一起看看这一次走访的见闻吧~

1.他们是最佳拍档

在甘肃陇南坪垭藏族乡中心小学查老师的法保课堂里,我们看到了如同默契“搭档”的师生关系。

在一个近50名低年级学生的课堂上,学生纪律往往是最令老师们头痛的一大问题,但查老师从不需要“小蜜蜂(话筒)”,当课堂开始有嘈杂声出现时,一句“一~二~三~”,所有学生就会在2秒内坐正并且齐声回应查老师“四!”,他的课堂管理“法宝”得益于法保口袋中教师锦囊卡的小妙招以及班级长期践行达成的默契。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教学关系,更是彼此理解、相互支持的伙伴。他们共同探索未知,一起面对学习的挑战,彼此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image.png

查老师“学会表感谢”法保课堂

默契的师生关系里,老师亦是一位恰到好处的引导者。我们旁听的这节法保课关键词是“感谢”,而每到这种话题的课堂,同学们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感恩,空洞或是难以启齿。查老师见同学们有些许沉默,便抛砖引玉——“我要感谢我的孩子,因为有一天我很累的时候他帮我搬来了板凳,让我坐着休息一下。”查老师从细节实处为同学们做出了引导,同学们也马上发现身边的善意,“感谢为我做饭的爷爷”、“感谢我脚受伤时搀我的同学”,一堂真实的“友善关系”课就这样呈现了出来。在默契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自然流露的。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开放而深入的,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老师的收放尺度也恰恰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2.一见如故的教育同路人

本次走访第二站是距坪垭小学约300公里的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为主的教育大县,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是令老师们非常头痛的问题。

image.png

基金会工作人员正在为旺苍教育系统的老师们

讲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与社会效应

“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调皮的很,完全坐不住,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我们班上有个学生经常欺负同学,我们找家长也没得用,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

image.png

基金会与旺苍学校教师交流

自我们与旺苍的老师们见到起,类似的疑问声就不绝于耳。外出务工的父母、聊不到一起的祖辈,使得老师成为了孩子们为数不多能够深度沟通的长辈,许多老师们既当老师又当家长,在心疼孩子们的同时,也对学生管理上感到十分头疼。

法保项目组为教育局、一线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法保项目及内容,法保课是如何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友善关系等能力的,项目为什么选择从低年级开始普及这些内容,一线教育工作者听完后频频点头,对项目大加赞同,仿佛冥冥之中法保课与各位教育人早已心心相印。

旺苍的教育者们身上对教育的热忱和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他们当年教的学生如今已成为并肩的同事,教育如同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华宇公益有幸与这群教育者们相遇,我们共同怀着对乡村教育的那份热情与执着,护每颗小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