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介绍成长法保项目进展成长法保 | 法律人与儿童普法的故事
成长法保 | 法律人与儿童普法的故事
2022-04-22

今天是世界法律日,法律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被法律保护,也遵守着法律的规定,法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邀请了4位不同维度的法律人(律师、法学生及成长法保项目老师)讲讲他们与儿童普法的故事。


1662512996599887.jpg

法律主题绘本及成长法保材料中的法言法语


在持续的项目实践中,我们收到了许多来自一线教师及法治教育工作者的建议和心得。2021年底启动了法治主题儿童绘本及谚语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结合成长法保初阶内容整理了相关法律条文及案例,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成长法保项目及儿童法治素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支持。本轮法谚法条及案例整理工作由白庆坤老师、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刘迪律师及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刘美文、常皓同学志愿提供支持;成长法保相关主题的儿童绘本书目由多位项目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及专业儿童阅读书单整理所得。


01 法治精神的传递


每个法律人都有着对法治精神的执着与追求。来自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刘美文同学和常皓同学通过志愿服务诠释他们作为一名法学生对法治精神的理解。而有着多年专业法律工作经验的刘迪律师将实践经验和初为人母的体验相结合,为儿童法治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力量,也将法治精神和专业向后辈传授。


1662513027520951.jpg

2022春季学期学生互动瞬间


参与成长法保项目让我对法治精神的树立有了新的思考。项目鼓励我们通过法律谚语、条文和案例等材料,把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传达给小朋友们。参与整理的过程中,我在伙伴当中学习根据受众准备材料的方法,也在课程设计中发现可以从规则意识、冲突处理等贴近生活的角度,潜移默化地传递法治精神。我发现,法治精神的树立看似宏大遥远,其实就在所有人一点一滴的努力当中~


——刘美文同学


很荣幸有机会参与这次活动,其实一开始只是想着进行一个资料整理的工作,但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其实面向小朋友的相关资料比较缺乏,在搜集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相关的案例和法条的内容是否适合小朋友等因素。这也反映出面向小朋友们的普法活动还是任重而道远。我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样一个具有意义的志愿活动,也希望我们的努力成果能够为小朋友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出一份力量。


——常皓同学


1662513078211056.jpg

2022春季学期学生互动瞬间


我是一名律师,更是一位母亲。成为妈妈之后,孩子成长问题成了我毕生的课题。我有幸加入成长法保项目成为一名志愿者。作为法律人,我深知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我们希望孩子从小能够树立规则意识、遵守规则,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很好的沟通并处理矛盾冲突,不仅保护自己,也要学会尊重他人。

——刘迪律师


1662513122150639.jpg

2022春季学期学生互动瞬间


02 法治滋养少年


白庆坤老师有着多重身份,既是成长法保项目的第一批老师,也是北京海淀区某小学的心理老师,同时白老师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对儿童法治素养教育有着专业和独到的见解。


“法律为鉴别人类行为是非的科学。”


卢梭认为十岁左右的孩子,对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类行为是有自己的是非判断的,所以儿童需要知道一些必要的概念,以免其不在乎对他人伤害或者损害了别人还不知道。法律格言、谚语(以下统一简称“法谚”)通常言简意赅,却源于实践,蕴藏深刻法理,学生可以通过法谚洞悉法律的方方面面。


一是概括和点拨法治学习内容;比如“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这一句法谚可以适用于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鼓励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积极主张自己权利,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积极想办法切实保护自己的权利。然后顺势可以讲解诉讼时效制度,使得学生不仅树立积极主张自己权利的意识,还提醒学生要在法律保护的期限内主张。


二是发挥其固有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作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引用了《荀子·君道》中的“法者,智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通过引用中国古代法谚,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法律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


三是有效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例如可以邀请小学高年级同学们组成辩论小组,比较“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与“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如何看待正义的缺席与迟到的问题,辨析迟到的正义到底是不是正义。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能够理解个体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以及正义的多层次含义。


相信新时代小学生通过积累法谚,不仅能够感悟法律的真谛、找到法治的精神、感叹法律的价值,同时还能够树立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白庆坤老师


1662513196952162.jpg

白老师的成长法保课堂


03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着较大变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了新时代的内涵。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强调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这正是成长法保项目设立以来所探索的方向和路径。我们将继续努力结合新课标优化项目,支持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做好法治素养教育。更多项目故事,欢迎持续关注成长法保话题。